
保養品常見的玻尿酸成分,具有保養及保濕功效,在醫學美容也常被運用;在保健食品中也常見添加玻尿酸,但玻尿酸究竟是什麼?
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
玻尿酸是什麼
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無色無味,是種透明的膠狀物,具有高度彈性、保水性與潤滑作用,存在於動物組織與人體組織中。
動物組織:例如雞冠與牛隻眼睛的水晶體。
人體組織:則位在結締組織與真皮層組織裡。
- 在結締組織中,玻尿酸是位於骨骼、軟骨與韌帶等,由於膠狀特性,具有關節潤滑液的功用。
- 在真皮層中,玻尿酸則是負責維持的水潤保濕與肌膚彈力。
玻尿酸的種類
玻尿酸依據種類不同,使用方式也相對不同,更可依照分子大小去區分為,大分子玻尿酸、中分子玻尿酸及小分子玻尿酸。
大分子玻尿酸常作為肌膚保濕及增加潤滑的作用,因本身能將大量水份留住減少流失;小分子玻尿酸則是直接到達肌膚底部,滲透肌膚細胞補充流失水份。
玻尿酸應用在保養品和化妝品中多為大分子來源,主要在保有更多的水分,將保養成份鎖住,多數透過化學合成。而使用在保健食品中的玻尿酸,主要透過雞冠萃取來源、流行鏈球菌發酵物和益生菌發酵,來提供玻尿酸。
種類 | 分子大小(單位:道爾頓Dalton) | 效用 |
大分子玻尿酸 | 180萬~220萬 | 可在肌膚表面形成薄膜,降低水份蒸發 |
中分子玻尿酸 | 5萬~幾十萬 | 柔軟角質層,維持角質層屏障功能 |
小分子玻尿酸 | 幾千~5萬 | 加強角質層內的保水能力 |
玻尿酸的來源
玻尿酸可經由微生物或是化學方式來萃取,而台灣目前在保健食品中的玻尿酸主要來源,可分為三種:流行鏈球菌發酵物和益生菌發酵,以及雞冠萃取,萃取之前會透過純化步驟排除細菌與不必要的物質,因此使用上較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 流行鏈球菌發酵物
- 臨床實驗相對較少,在功效實驗上也比較吃重,且功效可能未達預期效果,吸收上也較差。
- 益生菌發酵
- 主要在消化道發酵而產生玻尿酸,目前功效實驗較少,吸收上也未有完整的數據,因此市佔率低。
- 雞冠萃取
- 透過雞冠萃取來源的玻尿酸,生物利用率高,相關的臨床實驗數據,以及安全性實驗也較為完整。
玻尿酸的食用
目前衛福部食藥署許可的食品玻尿酸來源只有兩種:分別為天然來源的「雞冠萃取物」及細菌發酵的「流行鏈球菌發酵物」,並且規定每日最高食用量為80mg以下。
- 雞冠萃取物
- 雞冠萃取是目前認可的食用玻尿酸只有一種,就是取得美國官方FDA-GRAS 「公認安全食品」,也就是源自於雞冠萃取的玻尿酸,FDA 對雞冠原料的來源、衛生管理及製程等都有特殊嚴格管制及要求,必須符合才能取得認可,切勿聽信市面流傳恐有禽流感的謠言。
- 流行鏈球菌發酵物
- 流行鏈球菌發酵物,是發酵型玻尿酸使用基因改造,或透過人工誘變的流行鏈球菌發酵純化生產,玻尿酸是流行鏈球菌莢膜的主要組成之一,但其發酵產物可能會有殘留的內毒素與菌體蛋白,如果處理過程稍加不當,擔心會帶來安全疑慮。
玻尿酸的挑選
雞冠萃取物 VS 流行鏈球菌發酵物
雞冠萃取物 | 流行鏈球菌發酵物 | |
來源 | 天然雞冠 | 流行鏈球菌 |
食用量/天 | 40~80毫克/天 | 120~200毫克/天 |
衛福部規定 | 每日不可超過80毫克 | 每日不可超過80毫克 |
安全認可 | 美國FDA-GRAS官方認可 | X |
吸收率 | 佳 | 不明 |
成份組成 | 天然複合型<玻尿酸、年多醣體、雞冠膠原> | 單一 |
天然雞冠萃取的玻尿酸,除了小分子玻尿酸,還含有黏多醣體與雞冠膠原等活性成分,可形成完整的保水三維結構,將水分子緊緊鎖住;發酵型玻尿酸選用人工誘變或者基改的流行鏈球菌經過發酵培養後,再利用化學物質純化取得玻尿酸,濃度雖然高,但其組成活成分為單一的玻尿酸,缺乏其他成分的輔助,因此保水、潤滑較有限。
玻尿酸X複方搭配
- 玻尿酸X膠原蛋白、玉米神經醯胺;與補水因子合作,獲得更完善的鎖水力。
- 玻尿酸X維生素 C、維他命E等相關;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減並且少外在壓力破壞。
- 玻尿酸X葉黃素、花青素;適合3C族群,增加舒適度。
- 玻尿酸XUC2、葡萄糖胺類等;與行動力相關保健食品,增加靈活度。
結論
選購添加玻尿酸的保健食品,因認可貼有原料商標的產品,確認成份及營養標示中玻尿酸的添加量,是否符合衛福部訂制含量標準;體質特殊者建議先和醫生諮詢後再食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