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記載「紅麴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穀」
紅麴是什麼
紅麴是紅麴米簡稱,將紅麴菌接種在蒸過的米上,再經由發酵加工形成的發酵物,米會呈現紫紅或棕紅色,紅麴是種天然添加劑,可用於防腐、發酵、增添食物色澤;作為傳統食材紅麴已有數千年歷史,在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更點出紅麴具有活血的功能。
紅麴的來源
紅麴來源主要是將紅麴菌接種在蒸過的米上,再經由發酵加工形成的發酵物,臨床研究發現,加工形成的發酵物含有Monacolin K,經由研究分離出紅麴菌素K(Monacolin K),能協助降血脂、降膽固醇,也是許多學術研究者所研究的主要成份之一。
紅麴的食用
- 吃的時間:晚餐飯後食用效益最高,膽固醇合成最多的時刻是在晚間,晚上食用提升代謝能力。
- 每日攝取量:選擇monacolin K劑量至少含有4.8毫克,劑量過低吃多也是沒有用的,每天攝取13~15毫克為理想的劑量。
紅麴的挑選
- 衛服部審核過並擁有健字號的紅麴
- 擁有健字號的紅麴,其食用安全性是經過評估認可的,也證明此商品具備降血脂及膽固醇效用。
- 商品標示的劑量是否符合劑量
- 每日建議劑量,紅麴有效成分monacolin K,至少為4.8mg以上,每天攝取13~15毫克為理想的劑量。
- 確定業者是否有做檢驗
- 紅麴為發酵製品,在發酵過程中,除了產出有益物質紅麴菌素K(Monacolin K)以外,也會產出有害物質,例如黃麴毒素(aflatoxins)與橘黴毒素(citrinin)
- 黃麴毒素污染:可能會造成急性肝中毒,嚴重甚至有機率會死亡。
- 橘黴毒素污染:典型的黴菌毒素,會對肝腎產生傷害,且有導致畸胎的可能。
- 紅麴在製作過程中,都需經過警慎嚴密的監控,確保食用安全。
- 紅麴為發酵製品,在發酵過程中,除了產出有益物質紅麴菌素K(Monacolin K)以外,也會產出有害物質,例如黃麴毒素(aflatoxins)與橘黴毒素(citrinin)
紅麴的功效
- 降低膽固醇
- 經由臨床試驗證實,給予紅麴,可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發生率。
- 心血管防護效果
- 經由臨床試驗證實,給予紅麴,可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發生率,提升血管內皮功能及強化動脈硬度。
- 降血壓
- 紅麴降低膽固醇的同時,也同時降低收縮壓,表示紅麴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 改善骨質疏鬆症狀
- 在實驗中發現,給予紅麴,促進造骨細胞的增生,且能增加骨質密度、降低骨降解,或許也能延緩骨質疏鬆的症狀。
- 抗癌
- 在許多實驗中,皆有顯示出紅麴能幫助腫瘤的體積減少,降低特異性腫瘤指標,促進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進而達到抗癌的功效。
紅麴的副作用
- 孕婦不能吃:紅麴具有活血功效,孕婦最好不要食用,哺乳中的媽咪也不適宜補充紅麴,請咨詢主治醫師的意見,千萬不要自行補充。
- 不能與降血脂藥、葡萄柚/汁合併使用:會和紅麴產生藥物交互作用,產生橫紋肌溶解症的副作用。
- 不建議與其他降膽固醇藥物與抗凝血藥物等合併使用:有可能造成肝臟或腎臟損傷或其他副作用。
結論
補充保健食品之餘,仍需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並保持規律運動,再搭配保健食品,才能達到相輔相成之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