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以食養身,以湯強健體魄

首頁 » 媒體報導 » 疫起以食養身,以湯強健體魄

評分:4 分,滿分為 5。

乍暖還寒,天氣陰晴驟變,許多人開始過敏、感冒,加上詭譎多變的新冠病毒,人體正承受著天地四時與無名疾病的考驗,這個世紀課題也喚醒人們重新反思如何擁有身心的健康。

學貫中西的臺大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孫安迪博士與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中醫師不約而同提到:健康必須回歸日常飲食保養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可以透過食補、運動等方式來調節自體免疫力,才是長久之道。

藥食同源,從日常飲食攝取健康養分
《黃帝內經·太素》記載:「用之充饑謂之食,以其療病謂之藥」,意思是食品與藥品能互相轉換,換句話說「藥食同源」,只要透過符合個人體質的飲食與藥食調配,就能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的目的。

郭大維中醫師舉例,平日喝魚湯加一點薑絲就會讓身體溫暖,雞湯加點紅棗不僅湯頭甜美還能青春美麗;清炒高麗菜時也可以放點紅色的枸杞,不但美觀還能吸收枸杞的營養。藥食同源,透過日常飲食中的配搭,就是保養身體的開始。

郭大維中醫師舉例,平日喝魚湯加一點薑絲就會讓身體溫暖,雞湯加點紅棗不僅湯頭甜美還能青春美麗。 攝影/江建泰

透過中草藥補氣血,就是補充正能量
要攝取哪類飲食來調養身體呢?生病時,精神萎靡不振,懨懨無生氣。中醫常說的氣到底是甚麼呢?郭大維總院長指出:「氣就是能量,人體有各種氣,例如正氣、宗氣、營氣、衛氣等等,不同的氣對人體有不同的作用;相關的中藥材很多,包含黃耆、黨蔘、枸杞、甘草。正氣就是保護力,邪氣就不會入侵。」

不同的中草藥各有作用,對應不同的人體經脈運行,郭大維總院長以孫安迪博士研發的安迪湯來分析,黃耆、枸杞、紅棗、當歸各有不同的營養元素,有的有多醣體,類似西醫補充營養針的概念,有的則有多種微量元素,這四者相輔相成,對人體產生正面助力,不僅可做為日常的營養補給,還可以讓精神旺盛與維持健康。

安迪湯以科學的方式萃取中草藥的精華
自從孫安迪博士研發出安迪湯,並且無私公開配方後,一時間家家戶戶紛紛上中藥房自行抓藥,回家熬煮。郭大維總院長提醒:「自行選購藥材時要注意是否有重金屬汙染等問題,可以指名選購『安心藥材』,不要挑顏色過於鮮豔的藥材,少量選購不要囤積藥材,保持新鮮,並且將封口密封以免受潮影響品質。」

自行熬煮雖然聽起來很便利,但是卻有活性萃取不完全的問題,他進一步分析,中醫診所已經用相對專業的儀器熬煮萃取藥材活性,但仍無法100%完整萃取,更遑論一般家庭使用中藥煎煮壺,而且中草藥也不是熬煮越久越好,必須注意比例、火侯、時間等細節。

Banner_安迪湯

為此,十分重視食安的孫安迪博士,考慮到中草藥活性萃取的完整性、安全性與便利性,特地親自全程把關,以科學化的二次萃取技術,透過GMP製造商原料品管及專業製程,嚴選品質優良、檢驗合格無汙染的中草藥,熬煮出方便民眾飲用黃金比例的「科技版安迪湯」,不須費時自行熬煮,也不用擔心買到黑心中藥材。

防疫之道在於均衡飲食與保持身心靈健康
最後,郭大維總院長提醒,如果飲食不正常、猛熬夜、不照顧好基本作息,單靠養生補品想要身強體壯,是本末倒置的作法,「腸腦軸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健全消化系統對免疫系統十分重要,要先讓腸胃、睡眠等問題都調理好,後續再選用養生補品,才能輔助身體步上正軌。」

郭大維總院長提醒:「腸腦軸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健全消化系統對免疫系統十分重要,要先讓腸胃、睡眠等問題都調理好,後續再選用養生補品,才能輔助身體步上正軌。」 攝影/江建泰

孫安迪博士則以自身的經驗分享強健體魄的健康原則,他建議每天攝取蔬菜至少三份、水果至少兩份;適量攝取優質蛋白;喝好水也很重要,每一公斤體重需飲用35CC優質水,若為50公斤重則需飲用1750CC的好水;此外,在「低糖、少油、少鹽」的原則下,人體仍需要好油,攝取時可注意:飽和脂肪酸(例如,奶油、起司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芥花油、橄欖油裡的Omega-9)跟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魚油裡的Omega-3、Omega-6)的最佳比例為1:1:1。

平日練氣功養身的孫博士,也鼓勵大家要適當運動,舒緩壓力,保持心情愉快,而且一定要遵循24小時的生物生理時鐘的規律,不要熬夜,好好睡覺,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就是最佳的防疫生活之道。

文章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291018

更多文章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