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吃什麼

孫安迪博士分享在家熬煮燉湯可直接加入「科技版安迪湯」方便快速

養生補元氣 美食專家郭玉芳老師分享「安迪雞湯」

圖一:健康管理師Maggie老師網路節目「麻吉好主藝」教大家四季養生補湯

自古以來,人在不同時節有著對應的養生之道。《黃帝內經》素問篇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意思是依照四季的型態,以食補藥膳的方式保養,搭配規律作息,就能提高保護力、平衡體質,補先天不足,常保健康。健康管理師Maggie老師透過網路節目「麻吉好主藝」分享健康料理,及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季節規律,調整生活作息,讓自己更健康,本次特別找來美食養生專家「郭玉芳老師」示範四季養生補湯-安迪雞湯,一開播就吸引上萬粉絲觀看。

安迪湯入菜!美食專家郭玉芳老師分享密藏的「安迪雞湯」教你養生補元氣

台灣是一個四季分明的氣候,在中國人的傳統裡,會在不同的季節尋求溫補食療,根據「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節氣滋補養生,許多民眾也詢問玉芳老師尋求養生湯品,來幫家人補補元氣,然而不同季節要準備不同的燉補湯實在太麻煩了,因此,美食專家玉芳老師就大方分享密藏的「安迪雞湯」教你養生補元氣,食材與做法如下:

【器材】:陶瓷或玻璃鍋

【食材】:4碗水約1000cc、黃耆4錢、枸杞3錢、紅棗3錢、當歸2錢、去骨雞腿1隻、蔥1枝、老薑5片、紹興酒1大匙

【作法】:

1. 雞腿切塊、蔥切段

2. 陶瓷或玻璃鍋加入4碗水、黃耆、紅棗、枸杞

3. 大火煮沸後加入當歸,轉小火煮20分鐘

※ 純喝安迪湯茶飲者,可將藥材過濾掉,放在陶瓷或玻璃杯中飲用

4. 另取1鍋加入可蓋過雞腿的水量,並加入蔥、薑、酒、雞腿塊

5. 水滾後蓋上鍋蓋、關火悶3分鐘

6. 撈出雞腿塊加入安迪湯中

7. 小火續煮20分鐘

圖二:郭老師分享「科技版安迪雞湯」,直接雞湯煮好,加入科技版安迪湯就可完成

跟著郭玉芳老師的步驟,一鍋全家大小、一年四季都可補的「安迪雞湯」就完成囉!但不少網友反應,喝個四季補湯這麼耗工費時,郭老師提供了一個快速便利「安迪雞湯」煮法,不用熬煮半個多小時,只要在雞湯煮好時,將「科技版安迪湯」放進去就完成囉。此外,因應現代人沒時間熬煮雞湯,郭老師也提供一個小撇步,也可以直接將食材放入電鍋,蒸煮20分鐘後,一樣直接將「科技版安迪湯」加進去就能完成「電鍋版安迪雞湯」。

圖三:孫安迪醫師提醒:沒時間自行煲湯也可以直接飲用科技版安迪湯即飲包,增補元氣,提升自身保護力

安迪湯配方:

以黃耆四錢(約12克)、紅棗三錢(約9克)、枸杞三錢(約9克)的比例,以兩碗水(約1000 c.c.)以溫火煮成一碗水(約500 c.c.)

什麼是「科技版安迪湯」?

隨著時代的進步,孫安迪醫師考慮到食材活性萃取的完整性與便利性,近年來特地親自全程把關,以安迪湯基本方為主,加入當歸食材,並更改以科學化的方式製作,系望透過GMP製造商原料品管及二次萃取技術的專業製程,與嚴選檢驗合格無汙染,且品質優良的漢方食材,來熬煮出黃金比例的「科技版安迪湯」,讓民眾不須費時自行熬煮、方便飲用,不用擔心買到黑心中草藥食材。

安迪湯創辦人-孫安迪博士的提醒:

孫安迪醫師/博士/教授,經四十年學經歷,與基礎臨床歷驗,從口腔醫學到免疫學;從西醫到中西醫結合,也榮獲國際口腔顎部疾病最頂尖前1%專家(2020~2022);2023年5月,進入最頂尖0.35%;孫博士特別提醒:自行熬煮安迪湯雖然便利,但可能有活性萃取不完全的問題,且安迪湯並不是熬煮越久越好,必須注意火侯、比例、與時間等細節。

隨著季節變化,來碗「安迪雞湯」補元氣再好不過了,但面對時氣候也應注意保暖,避免吹風,尤其面對各種環境的威脅上,孫醫師則提醒:提升自我保護力是重要的關鍵,建議每天攝取蔬菜至少三份、水果至少兩份;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與足夠的水份,平時要適當運動,保持心情愉快,加上透過科技安迪湯來保養,或將安迪湯入菜燉湯,保持身體平衡,就能找回最佳的健康保護力。

更多安迪湯燉補食譜請參考【健康管理師Maggie老師粉絲團

【科技版安迪湯即飲包】請上網搜尋【安迪湯

【延伸閱讀】

春季養生兩原則:食補與調氣 醫薦「安迪湯」助攻增補元氣

中西合璧養生湯揚名國際! 孫安迪醫師「安迪湯」配方登上國際期刊

非常時期「安迪湯」提升保護力!孫安迪博士專研成果獲國際認可

安迪湯禁忌!什麼人不能喝安迪湯?

確診吃什麼?掌握3大關鍵、5大飲食建議,搭配家常湯品補氣養身!

首頁 » 疫情吃什麼

評分:4 分,滿分為 5。

確診吃什麼?提升免疫力

確診吃什麼?才能幫助回復體力,並且增加免疫力,隨著確診人數上升,不少人開始搜尋確診期間,吃什麼食物可以回復體力增加免疫力。

疫情持續延燒,常見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疲累、食慾不佳等症狀,確診的康復過程中,飲食是重要的一環,可以透過飲食來幫助體力復原,確診期間的身體需要比平常更多水分補充,也要增加熱量及蛋白質攝取,來幫助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

掌握3大關鍵,強化免疫力

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居家隔離時,掌握3大關鍵,「高熱量、高蛋白、多水分」來幫助康復,即便確診期間因為食慾不佳,感受不到飢餓感或口渴,也要持續補充水分及少量進食,足夠的能量攝取,才能幫助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

確診吃什麼?掌握3大關鍵,增加蛋白質攝取,增加熱量攝取,充足水分攝取。

  1. 增加蛋白質的攝取補充營養
    蛋白質的攝取可透過魚類、肉類、蛋類、乳製品、大豆製品攝取,也可從蛋白質飲品來補充。
    足夠的蛋白質補充,能幫助修復細胞和組織,也能避免確診期間營養不足,肌肉流失,讓身體更加虛弱。

  1. 增加熱量攝取補足體力
    熱量的攝取,可透過富含油脂食物來增加,酪梨、堅果、乳酪等等富含油脂的食物,來補足熱量的流失。
    確診期間的熱量攝取可比平常再多一些,身體在感染的情況下,體內壓力會增加,能量代謝需求會提升,所需要的熱量會比平常更多,即便食物不佳,也建議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來確保熱量充足。
增加熱量攝取補足體力
  1. 保持充足水分攝取
    充足的水分攝取,避免脫水狀況發生,發燒期間、流汗水分的流失,部分人更會有腹瀉情形,易造成水分、電解質流失,會讓症狀加劇,因為水分的缺少會讓呼吸系統的分泌物變濃稠,更難以排出,因此水分充足很重要。
    避免脫水現象,需要適時的補充水分,若無法一次大量喝水,可少量多次的補足水分,增加水分吸收,也可把水果放進水裡增加味道,或是添加維生素C,避免因為大量喝水而味覺疲勞。
保持充足水分攝取

5大飲食建議,幫助體力回復

5大飲食建議,如果確診後營養師建議可多吃含有這些成分的食材,「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益生菌」,來幫助身體快速復原。

  1. 鋅,幫助免疫力對抗病菌
    免疫系統中的白血球細胞,需要鋅質活化提升免疫力,對抗病菌入侵。
    鋅質來源可透過以下食物:
    • 貝殼類-牡蠣、螃蟹、龍蝦
    • 肉類-牛肉、 豬肉、羊肉、雞肉(紅肉的鋅含量比白肉高2倍)
    • 魚類-鮭魚、鱈魚、沙丁魚
    • 蛋奶類-雞蛋、牛奶、起司、優格
    • 堅果類-南瓜子、腰果、杏仁、亞麻籽
    • 穀類-燕麥、黑米、藜麥、黑豆、黃豆
    • 蔬菜類-蘑菇、蘆筍、南瓜
  2. 維生素A,防止病菌入侵
    確診常見症狀咳嗽、喉嚨痛的呼吸道症狀,維生素A能幫助上呼吸道黏膜分泌,來防止病菌入侵。
    維生素A來源可透過以下食物:
    • 動物性食物-蛋黃、奶油、動物肝臟、深海魚
    • 植物性食物-胡蘿蔔、芒果、木瓜、南瓜、地瓜、玉米等等的橙黃色蔬菜
  3. 維生素C,提升抗氧化能力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能力,抵抗身體內的自由基,增加體內白血球數量,加上抗氧化能力,抵禦病菌入侵,確診常見症狀咳嗽、喉嚨痛的呼吸道症狀,維生素A能幫助上呼吸道黏膜分泌,來防止病菌入侵。
    維生素C來源可透過以下食物:
    • 水果類-檸檬、奇異果、芭樂、草莓、釋迦、龍眼
    • 蔬菜類-甜椒、青花菜、芥藍菜、菠菜
  4. 維生素D,維持免疫系統
    維生素D幫助身體製造免疫細胞,維持身體的免疫系統。
    維生素D來源可透過以下食物:
    • 動物性食物-鮭魚、鯖魚、鮪魚、秋刀魚、牛肉、雞蛋、乳製品、豬肝
    • 植物性食物-菇類、豆漿、五穀類、燕麥、苜蓿芽、黑木耳、乾香菇
  5. 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提升免疫力
    益生菌是存於腸道的益菌,維持腸道健康,抑制害菌生長提升免疫力。
    益生菌來源可透過以下食物:
    1. 乳製品-牛奶、起司、乳酪、乳酸飲品

家常湯品補氣養身,增強免疫力

疫情期間除了注意清潔避免病菌入侵,也能透過食補來加強免疫力。

家常湯品補氣養身,增強免疫力
  1. 蒜頭蛤蠣雞湯
    • 蒜頭-富含硫胺基酸、蒜素、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A、C、B1等營養素,而「蒜素」是一種高抗氧化成份,能保護心血管、抗發炎、抗氧化等功效。
    • 蛤蠣-富含維生素C和硒含有鐵、鈣、碘、磷、硒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B等多種維生素,具有養胃健胃、健脾養脾的功效。
  2. 薑絲冬瓜湯
    • 薑絲-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糖類等營養物質,並含有高植化素與抗氧化、抗菌特性,能促進消化與增進食慾。
    • 冬瓜-富含維生素C,中醫認為冬瓜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3. 蘿蔔排骨湯
    • 蘿蔔-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具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天然抗氧化物,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增強免疫力。

更多文章

確診增加免疫力助復原!營養師: 必吃地中海飲食、5大關鍵營養素

確診增加免疫力助復原!營養師:必吃地中海飲食、5大關鍵營養素

首頁 » 疫情吃什麼

評分:4 分,滿分為 5。

確診吃什麼,疫情期間確診吃什麼最好,以食補方式來提升免疫力,防疫期間及確診期間,吃什麼來提升免疫力及幫助體力回復。

體力不足免疫力不夠,卻又不知道確診吃什麼好,小編整理以下報導,【確診增加免疫力助復原!營養師:必吃地中海飲食、5大關鍵營養素】,確診吃什麼透過食物來提升免疫力,幫助改善確診期間體力不佳及營養素不足的問題,提升免疫力更顯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民眾確診後都得在家居隔,此時確診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力和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當感染新冠肺炎時,發炎反應和氧化反應都會升高,導致免疫力降低,也會對營養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地中海飲食:抗氧化、抗發炎、增加免疫力。(圖片提供/國泰健康管理)

國泰健康管理新竹中心營養師林怡妏建議,確診者可採取地中海飲食抗氧化和抗發炎的飲食模式,再搭配5大關鍵營養素補充,以幫助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體內新冠病毒,加速身體恢復健康。

採取地中海飲食:抗氧化、抗發炎、增加免疫力

1.攝取足夠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及植化素**

2.以富含魚油的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等,及雞蛋取代紅肉以及加工肉的攝取(如牛肉、豬肉、培根、貢丸)。

3.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及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取代高飽和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棕櫚油、奶油以及豬油)。

4.以全榖雜糧類為主要澱粉來源,並減少甜食攝取,如十穀、糙米、地瓜、玉米、燕麥等食物來取代精緻型澱粉(如:白飯、麵包、麵條、糕點等)。

5.每天適量攝取乳製品,特別是發酵乳製品,如優格與天然起司。

6.每天足夠水分攝取,建議攝取量約為30~40MLX每公斤體重。

加強5大關鍵營養素:保護力升級

加強5大關鍵營養素攝取。(圖片提供/國泰健康管理)

1.維生素D:常見食物來源:蛋黃、沙丁魚、鮪魚、曬乾香菇。
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與新冠病毒接受體相互作用,阻擋新冠病毒結合,同時維生素D可以通過破壞體內的病毒附著來幫助保護肺部。

2.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常見食物來源:肝臟、紅蘿蔔、地瓜、胡蘿蔔、南瓜、菠菜。
它們皆具抗發炎特性,研究發現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和呼吸道感染有幫助,且維生素A可減少發炎炎症和氧化反應,增強免疫反應,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

3.鋅:常見食物來源:海鮮、牡蠣、黑巧克力、南瓜籽。
研究發現鋅缺乏與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增加和預後較差有關,鋅可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並降低ACE2受體的活性(ACE2受體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靶標攻擊目標),還可以保護肺組織的健康,且鋅為具有抗發炎特性的必需礦物質,可能有益於新冠肺炎患者。

4.Omega-3脂肪酸:常見食物來源: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鱈魚。
Omega-3多不飽和脂肪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和新冠肺炎中產生「細胞因子風暴」的可能性(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且另一個潛在好處還能改善確診者的情緒、焦慮和抑鬱方面的作用。

5.維生素C:常見食物來源:芭樂、奇異果、彩椒、花椰菜、香椿。
研究發現,給予新冠肺炎患者服用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在疾病過程中恢復和改善,維生素C為一種抗氧化維生素,可增加免疫健康及降低患肺炎的風險。

現代人因工作及飲食模式多為外食,或有食物購買、烹飪上的困難,無法如此全面的做到均衡飲食及足夠營養素攝取時該怎麼辦呢?營養師表示適度使用營養品輔助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因每個人身體狀況及營養素缺法不盡相同,建議可以諮詢專業人員後再進行補充,會比較安心且安全。

更多文章

防疫吃什麼?4種抗疫食材、5大營養師推薦食物,與10蔬菜類植化素提升免疫力!

防疫吃什麼?4種抗疫食材、5大營養師推薦食物,與10蔬菜類植化素提升免疫力!

首頁 » 疫情吃什麼

評分:4 分,滿分為 5。

防疫吃什麼?增加抵抗力

防疫吃什麼?能增加抵抗力,疫情時期,不少人會尋求防疫期間吃什麼食物可以增加抵抗力,根據衛服部食藥署公告指出「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能提升免疫力、對抗疫情。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根據研究指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七成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到底要怎麼吃出腸道的健康之道呢?我們彙整了營養師與醫師的專業建議,說明如下:

  1. 增加益生菌與益生質的攝取
    • 疫情吃什麼?增加免疫力!我們都知道益生菌對人體的好處很多,其中又以增加腸道好菌為主,專家建議可以藉由增加益生菌攝取,來提升腸道好菌的存活與數量,許多人會問免疫力下降吃什麼?日常飲食中有許多食物都含有益生菌,例如:適量攝取優酪乳、天然發酵納豆食品、味噌、或泡菜等,也可適度的補充市售益生菌,而益生質則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促使腸道菌的生長與繁殖,多攝取富含益生質的食物,可幫助腸道菌健康茁壯,常見的益生質有:果寡糖、全穀雜糧類、蔬果類等食物。
  1. 多色類蔬果,各種顏色的蔬果(紅色、綠色、黑/紫色、白色、黃色)
    • 紅色蔬果,如:紅甜椒、胡蘿蔔、蔓越莓、番茄、櫻桃
    • 綠色蔬果,如:芭樂、花椰菜、地瓜葉、酪梨、莧菜、奇異果、櫛瓜
    • 黑(紫色) 蔬果,如:紫甘藍菜、葡萄、木耳、紫茄子
    • 白色蔬果,如:高麗菜、蘑菇、洋蔥、大蒜、香瓜、水梨
    • 黃色蔬果,如:香蕉、南瓜、地瓜、柑橘、玉米、鳳梨

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各種營養素,如:胡蘿蔔素、花青素、茄紅素、類黃酮、維生素C、維生素E等,都富含天然的抗氧化劑,可提升免疫力,專家建議每日攝取至少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蔬果,獲取多元化營養需求。

  1. 盡量減少各種加工食品的攝取
    • 由於加工食品過程中,會添加許多化學物質,以提升保存期限與塑造美味口感,然而這些添加的化學物質,經常會破壞人體的腸道菌而降低免疫力,不少專家都建議減少攝取加工食物,如:罐頭、泡麵、蛋糕、油炸品等食品,盡量食用天然的食材取代加工食品的攝取。
  1. 天天喝水維持代謝健康
    • 每日攝取足夠的水分非常重要,天天喝水可以增加新陳代謝,維持生理機能,尤其充足的水分才能讓腸道涵水量足夠,以便排出廢物與有害毒素,進而提升腸道免疫力。一般建議成人每日飲水攝取量為:身高(公分數)+體重(公斤) ╳ 10CC,或簡易計算體重x 30倍專家也提醒,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根據統計口渴時所補充的水分,只補充到身體水量需求僅2/3而已,因此要隨時補充水份。

四種食物疫情中網路爆紅

防疫吃什麼?根據Google以色列與希臘地區前任行銷長(CMO)創立的飲食趨勢預測平台「Tastewise」在全球疫情大爆發的 2020 年 2~3 月期間所做的網路搜尋大調查資料發現:免疫力下降吃什麼?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防疫期間網友大幅搜尋(防疫吃什麼)相關功能性食品關鍵字,其中以「接骨木漿果迷迭香康普茶洋甘菊」四種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的食物在疫情期間網路搜尋爆紅,免疫力下降吃什麼?以有研究證實可緩解流感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接骨木漿果(Elderberry)」在 2020年的2~3月期間,在全球家庭消費者針對提升免疫能力的網路搜尋熱度就上漲了 108%;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的發酵茶「康普茶」較去年同期又成長了 55%;以及能令人放鬆、抗發炎的「迷迭香洋甘菊茶」也成長了 81.5%。

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四種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的食材示意圖:康普茶(左上圖)、接骨木漿果(右上圖)、迷迭香(左下圖)、洋甘菊(右下圖)
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四種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的食材示意圖:康普茶(左上圖)、接骨木漿果(右上圖)、迷迭香(左下圖)、洋甘菊(右下圖)

康普茶又稱為「紅茶菌或冬菇茶」,源自於中國的傳統茶飲文化,康普茶以加糖的茶中混合酵母菌發酵,研究指出對人體新陳代謝與抗氧化有幫助。洋甘菊迷迭香所製成的洋甘菊花草茶迷迭香花果茶,過去經常出現歐洲貴婦的下午茶裡,在歐洲藥典中記錄著具有安定身心、幫助入眠、與消除緊張、神經放鬆等功效。免疫力下降吃什麼?國外研究發現:接骨木漿果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藥用植物之一,過去在美國印第安周的印地安長老會用接骨木萃取液來治療疾病的感染,目前仍在歐洲各國中被使用於民間醫療中,而接骨木萃取液也有助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5大營養師推薦食物強化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吃什麼?防疫吃什麼可以強化免疫力?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po文分享,6大營養對策 #免疫力更升級的5大營養師推薦食物

圖片來源:【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
  1. 豐富的omega3脂肪酸
    • 防疫吃什麼強化免疫力?防疫期間不僅要吃的營養更要吃的均衡,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分享po文指出:omega3幫助抗發炎,調節呼吸道抵抗力,預防肺部氧化產生的壓力。鮭魚、鰻魚、秋刀魚、鯖魚都是好選擇,吃就對了建議一星期至少吃兩次!
  1. 辛香料
    • 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辛香料食物中有不少強化免疫力的食材,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分享po文指出:大蒜蔥含有豐富蒜素有助抗病毒、抗發炎,薑有豐富薑烯分增強免疫力,洋蔥有硫化物抗發炎,這些辛香料抗疫食材,防疫前間適量吃就能強化免疫力。
  1. 十字花科蔬菜
    • 免疫力下降吃什麼?防疫期間吃十字花科的蔬菜,不僅能抗氧化,還能強化我們的免疫力喔,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分享po文指出:從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超級抗氧化植化素,含有豐富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抗發炎,增強保護力!動物實驗發現可能有預防急性肺損傷。

程涵宇營養師還分享了❤️建議料理方式:
#快炒、#蒸、#微波 #烹調時間越短越好!
油炒 #不超過5分鐘保留較多蘿蔔硫素,並且也能幫助保留較多的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
👉 快炒0到5分鐘、蒸0到20分鐘、微波0到3分鐘,研究發現這樣煮蔬菜中的蘿蔔硫素都沒有明顯流失。
⚠ 不建議的方式:水煮、油炸(油炸像是鹹酥雞店的炸花椰菜那種,會破壞蘿蔔硫素還有維生素C喔XD)
🙅‍ 水煮法會造成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蘿蔔硫素大量流失,研究發現水煮5分鐘會流失20%~30% 水煮10分鐘流失40%~50% 如果在滾水中煮個30分鐘,蘿蔔硫素流失量更是驚人
#綠色花椰菜流失77%、#白色花椰菜流失75%、#高麗菜流失65%; #母湯水煮

《備註》十字花科蔬菜有這些▼
小白菜、塌棵菜、菜心(菜薹)、油菜薹、白菜薹、紫菜薹、薹菜、大白菜、油菜(南方油白菜、北方小油菜、上海白菜、青江菜、湯匙菜)、薺菜、芥菜、蕪菁(根用芥菜)、油菜(芥菜型)、花菜、苤藍、綠花椰菜、白花椰菜、捲心菜(高麗菜、玻璃菜、甘藍)、抱子甘藍、紫甘藍、羽衣甘藍、芥藍、西洋菜、水芹、小松菜。【資料來源: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

  1. 維生素A
    • 疫情吃什麼?可以增加免疫力!防疫期間吃對食物補充好的維生素是防疫吃什麼增加免疫力的不二法則,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分享po文指出:維生素A是呼吸道黏膜第一道防線,而調節上呼吸道免疫力的蔬菜類有胡蘿蔔、地瓜葉、地瓜、櫛瓜,可以跟油一起拌炒吸收率更加分!
    • 《備註》維生素A(也稱為:維他命A)功效上,根據食品標示宣傳要點表示:維生素A除了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外,也具有增進皮膚與黏膜健康的功效。
  1. 高纖食物
    • 免疫力下降吃什麼?防疫期間也別忘了補充膳食纖維喔,防疫期間不少人居家隔離,或是在家上班,運動量也減少了,防疫吃什麼也不能少了膳食纖維,因為膳食纖維除了可以幫助新陳代謝,使排便順暢外,根據【程涵宇營養師粉絲團】分享po文指出:高纖食物(蔬菜)例如菇類木耳、水果、穀物例如燕麥、糙米、藜麥、黑米,具有豐富膳食纖維 #有益肺部健康及腸道好菌,同時 #補充到天然植化素增強免疫力!
    • 2016年美國胸腔協會研究發現,豐富膳食纖維的蔬果能夠減少40-50%與呼吸死亡相關的疾病。

《備註》膳食纖維是植物體的部分結構物質,存在於蔬菜、水果、五穀類及豆類中,纖維質可根據溶於水的難易度分為「水溶性膳食纖維」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二種。膳食纖維具有吸水 與膨脹能力,尤其水溶性纖維在上消化道停留的時間延長更久,因此,膳食纖維具有促進腸道蠕動,軟化與增加糞便的重量, 促進排便。膳食纖維的來源,可分為「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水果類、大麥、豆類、燕麥,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蔬菜類、小麥、五穀等,膳食纖維每日攝取量,一般是建議一天約需要25到35克。國內總共做了5次國人的營養攝取調查,每一 次調查都發現,國人的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遠低於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國外針對18歲以下孩童青少年,建議膳食纖 維的攝取量是以年齡加上5;舉例來說,12歲 的兒童,一天膳食纖維的攝取量為17克,但最高不宜超過20克。

10種蔬菜類植化素提升免疫力

防疫吃什麼可以強化免疫力?疫情肆虐全球,不少人,面臨染疫危機,疫情期間該怎麼吃能提升免疫力?根據國內一項網路問卷「2022疫情期間食物/食品消費關鍵報告」指出,雙北民眾在疫情期間,蔬菜類是購買增加最多的類別,其中以「菇類最受歡迎;而免疫力下降吃什麼?調查發現:保健食品則以益生菌為最熱門品項。

其中10種蔬菜類植化素提升免疫力的TOP10蔬菜類分別為:
菇類、洋蔥、花椰菜、大蒜、薑、牛番茄、木耳、胡蘿蔔、秋葵、甜椒,專家指出,這些蔬菜都是具有豐富的植化素,對於抗氧化、提升保護力有一定的幫助。

免疫力下降吃什麼?豐富的植化素對於免疫力的強化具有很好的幫助,防疫吃什麼,強化免疫力?高植化素絕對是很好的選擇,編輯彙整出防疫高植化素蔬菜TOP10:

  • 高植化素蔬菜1:菇類
    • 疫情吃什麼?吃菇類的好處非常多,除了富含豐富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D)外,菇類具有高膳食纖維、低熱量、低脂肪的特性,更具營養性與飽足感,對人體也較無負擔,常見的菇類有:香菇、金針菇、杏鮑菇、鴻喜菇、秀珍菇、蘑菇、猴頭菇等
疫情吃什麼?菇類
疫情吃什麼?菇類
  • 高植化素蔬菜2:洋蔥
    • 疫情吃什麼?洋蔥是一款富含許多營養素的蔬菜,根據研究其洋蔥中的維生素C與B6、葉酸含量高,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成份,能增加人體免疫力,日本知名的醫學博士石原結實,也在他出的新書中特別介紹洋蔥的健康功效,提到了吃洋蔥可以幫助人體在血壓、血糖的控制,甚至可以預防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洋蔥中的一種稱爲槲皮素的抗氧化黃酮類化合物,國外許多研究已證明具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適量的攝取洋蔥對人體有很好的幫助,專家建議洋蔥每日攝取量以14-28克為宜,食多可能造成腸道不適的症狀。
  • 高植化素蔬菜3:花椰菜
    • 疫情吃什麼?屬於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花椰菜〈Caulif Lower〉,為甘藍類高植化素蔬菜,分白色及深綠色兩種,具有超級蔬菜之稱的綠花椰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A、C、鈣、鐵、與膳食纖維,研究指出具有抗癌、抗發炎的良好功效,國內的綠花椰菜產季約在每年的11月至隔年的3月,食用當季新鮮蔬菜更能攝取豐富的營養素,花椰菜的烹煮上也避免長時間水煮,建議以清蒸或川燙來食用,以免營養價值的流失喔。
疫情吃什麼?花椰菜
疫情吃什麼?花椰菜
  • 高植化素蔬菜4:大蒜
    • 疫情吃什麼?吃大蒜可以殺菌,是很多人對大蒜的認知,由於大蒜富含硫胺基酸、蒜素、礦物質(鈣、鐵、鎂、硒、銅、鉀、鋅)與維生素A、C、B1等營養素,國際研究中發現,蒜素具有防癌抗腫瘤的效果,而「蒜素」是一種高抗氧化成份,能保護心血管,而蒜、蔥、薑、韭、薤合稱五辛,是國人烹飪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辛香佐料,但大蒜一天吃多少才好?國外研究文獻建議每日可以攝取約600∼900毫克,約等於1∼3瓣的新鮮大蒜的分量,大約是4∼6毫克的大蒜素。因此,專家建議每日攝取量約2到3個拇指大小即足量,也就是大約是1到3片的蒜瓣份量即可,長期過量食用大蒜,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
  • 高植化素蔬菜5:薑
    • 疫情吃什麼?薑,在中醫歸納為: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適用於感染風寒、頭痛、咳嗽時食用,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不適,促進消化與增進食慾,預防治感冒,自古以來,薑就是治癒風寒感冒的上方食物良藥。薑的營養成分和蔥、蒜相似,同樣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糖類等營養物質,並含有高植化素與抗氧化、抗菌特性,吃薑好處多,但薑的攝取量,專家建議每日約攝取薑1克,不超過10克為主,過量攝取薑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
疫情吃什麼?大蒜 / 疫情吃什麼?薑
疫情吃什麼?大蒜 / 疫情吃什麼?薑
  • 高植化素蔬菜6:牛番茄
    • 疫情吃什麼?牛番茄,番茄是水果還是蔬菜,要烹煮還是直接吃?臺北農產官方粉絲專頁曾講解,牛番茄屬於大番茄是蔬菜,聖女番茄屬於小番茄是水果。大番茄在烹煮後產生「茄紅素」,加入油脂,更有助吸收,小番茄,含豐富維生素C,但烹煮後營養成分易被破壞,建議當成水果直接吃。番茄含有茄紅素,維他命A、B、C、E。茄紅素是一種植化素,抗氧化力強,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的效果,維生素C也有抗氧化能力,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老化。大番茄是屬於蔬菜,因此每日攝取量,依照一般飲食習慣即可。
  • 高植化素蔬菜7:木耳
    • 疫情吃什麼?木耳,黑木耳生長在落葉喬木和灌木的木材上,現今多以栽培方式取得,木耳含有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維生素B2、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腸胃蠕動、解決便祕症狀、保護腸胃、美容養顏、降血脂、強化免疫力。黑木耳具有藥用價值,具有清潤、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清腸、潤肺等功效。不管新鮮木耳或乾燥木耳切記不能生食,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每日攝取5~10克黑木耳,就能幫助保養心血管、防止血栓。
疫情吃什麼?牛番茄 / 疫情吃什麼?木耳
疫情吃什麼?牛番茄 / 疫情吃什麼?木耳
  • 高植化素蔬菜8:胡蘿蔔
    • 疫情吃什麼?胡蘿蔔,胡蘿蔔的營養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胡蘿蔔素,胡蘿蔔根內含有α、β(大多藏在外皮)、γ、ε-胡蘿蔔素,維他命A、C、E、硒、鐵和鋅等成分含有抗氧化劑,可以防止老化和養顏美容,還能提升免疫力,具有抗癌效果可預防癌症。胡蘿蔔對眼睛是最多人熟悉的功效,因胡蘿蔔中所含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能紓緩眼疲勞和眼睛乾澀,並且能預防夜盲症,加強眼睛辯色能力。依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維生素A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成年男性為600,相當於要攝取3600微克的β胡蘿蔔素,女性為500微克,相當於要攝取3000微克的β胡蘿蔔素,才能足夠人體所需。
  • 高植化素蔬菜9:秋葵
    • 疫情吃什麼?秋葵,秋葵又名「羊角豆」,裡頭帶有黏滑的汁液,因此成為多數人不喜愛的蔬菜之一,黏滑主要是由黏多醣、果膠及水溶性膳食纖維構成,秋葵富含維他命A和B群、蛋白質等,日本人更視秋葵為「綠色人參」秋葵的熱量很低,能幫助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秋葵中的黏性粗纖維能幫助促進腸蠕動,若是消化機能較弱的人,秋葵中的粗纖維會刺激腸胃道,因此不建議大量食用。每日建議攝取量約100~150克(約5根左右),由於秋葵屬於寒性食物因此不建議食用過多。
  • 高植化素蔬菜10:甜椒
    • 疫情吃什麼?甜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K等,由於甜椒含有椒油的特殊氣味,因此有些人不敢吃,甜椒顏色不一樣但品種都是一樣,未成熟時外皮呈淡黃色、綠色、暗綠色,成熟後外皮呈橙色、黃色、紫色,最後完熟外皮呈紅色;青椒富含葉綠素、纖維高,可促進腸道蠕動,甜椒中只有青椒有葉黃素,能吸收藍光保護黃斑部;黃椒維生素C含量是三色中最多,能幫助鈣吸收,也能增強抵抗力;紅椒含有最多β-胡蘿蔔素,能幫助預防癌症、動脈硬化,每日建議攝取量約100克。
疫情吃什麼?胡蘿蔔 / 疫情吃什麼?秋葵 / 疫情吃什麼?甜椒
疫情吃什麼?胡蘿蔔 / 疫情吃什麼?秋葵 / 疫情吃什麼?甜椒

更多文章

確診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給飲食建議

確診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給飲食建議

首頁 » 疫情吃什麼

評分:4 分,滿分為 5。

確診吃什麼才能提升免疫力,每日確診人數持續攀升,若真的確診,大部分人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居多,此時自我居隔多休息,通常都可自行康復,但若症狀加劇一定要盡速就醫。
疫情期間確診吃什麼最好,常見症狀多是喉嚨不適,有些民眾會透過冰涼的水來舒緩不適感,或是布丁、冰淇淋甜食等冰涼滑順的食物來緩解不適,營養師建議並非所有狀況都合適,小編整理以下報導,【確診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給飲食建議】,確診吃什麼透過食物來提升免疫力,才能幫助回復不讓病情加劇。

營養師給建議確診後的飲食。(南投醫院提供)

全台每日確診人數仍持續攀升,南投縣也都是上百人確診,新冠肺炎病毒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倘若真的確診,衛福部南投醫院呼籲民眾別慌張,大部分的感染者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輕微,隔離期間多休息即可自行康復。營養師也為出現輕微症狀的患者提供飲食建議,補充營養並降低不適感。

確診omicron患者可能會出現鼻塞、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有部分的患者表示喉嚨疼痛難耐,甚至痛到無法進食。那飲食上該如何幫助呢?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除了止咳化痰及止痛藥物外,足夠的營養補充可以提升免疫,讓疾病恢復較快。飲食可多選擇清涼且軟質的食物攝取。軟質食物可依照六大類食物挑選全榖雜糧、魚肉蛋肉類、蔬菜類、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乳品類,並將食物煮軟,待食物稍微涼了之後再食用,以避免過燙刺激喉嚨。

黃淑敏說,除了均衡飲食,還可以挑選富含維生素B、A及C的食物幫助傷口癒合及提升免疫。維生素B群含量較多的食物有全榖雜糧、豬肝、牛奶、雞蛋、魚類。維生素A含量較多的食物有肝臟、蛋黃、奶類、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維生素C則多存在蔬菜及水果中如芭樂、奇異果、深綠色蔬菜中。

許多民眾因為喉嚨疼痛而選擇冰淇淋或布丁等冰涼滑順的食物來緩解不適。但黃淑敏營養師建議,若是咳嗽嚴重者,請避免吃太多甜食及辛辣食物。因為甜食會造成口乾,反而更容易引起咳嗽。辛辣食物會刺激傷口加速疼痛。

黃淑敏表示可以適量喝些綠茶,因為綠茶裡的兒茶素有抗菌的功效。若是兒童,也可以給予冰涼的牛奶幫助喉嚨的不適。

對抗病毒,除了熟悉的勤洗手、戴口罩外,足夠的營養補充絕對是重要的。蛋白質要吃得夠,維生素要補充完整,多休息,多補充水分,增加身體抵抗力,降低病毒對身體的威脅。

文章來源:確診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給飲食建議_台灣好新聞

更多文章